明确目标 切合实际 寻求平衡——青葱计划总制片人侯晓东寄语青年导演

时间:2021-06-15

“历届青葱学员已经拍摄完成影片15部,公映的《蕃薯浇米》《日光之下》《过春天》《武林孤儿》等4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过春天》和《蕃薯浇米》还在上海艺联做了二次复映。从第一届《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开始,无论已经公映的这些,还是尚在宣发期的《兔子暴力》《他与罗耶戴尔》等,历次参加国际国内电影节和影展,青葱电影从来没有空手而归,都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和肯定。”


6届青葱计划兢兢业业帮助青年导演,为青年电影人才培养做出了不懈努力和诸多贡献。对这些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成果,青葱计划总制片人侯晓东如数家珍,欣慰与骄傲溢于言表。


微信图片_20210615152001.jpg


侯晓东把自己定义为“在一线带领青葱学员打仗的人”。在第六届青葱计划进入尾声——创投阶段时,侯晓东讲起他与青年导演和合作公司共同经历过的成功与坎坷、荣耀与艰难,殷殷之意,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青年导演要目标明确,不脱离实际


电影制片人要负责一部电影“挑本子,组班子,找款子,拍片子,卖片子”的全部环节。侯晓东作为青葱计划的总制片人,无疑要做得更多。他要关注每个项目所走的每一步,随时准备给予青年导演事无巨细的具体帮助,他也会毫无保留地对青年导演提出宝贵的建议。


“虽然已经公映的青葱电影情况不尽相同,但是根据青年导演的需求,根据影片主控方、制片方、宣发方的需求,我们都是全程参与其中。”侯晓东以2020年1月公映的《蕃薯浇米》为例,从融资、制作、送审报批、宣发,他参与推动了全部环节。在影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他几乎每天都要了解拍摄情况,并与导演沟通拍摄问题,对影片的情况进行条分缕析,解决实际问题。


6届青葱计划以来,侯晓东接触过、手把手帮助过大量青年导演。基于此,他对青年导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说,面对市场的时候,最怕青年导演目标不明确,或者脱离实际。“很多青年导演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他应该对自己项目的属性和目标特别明确,对影片的期望值要跟现实情况相匹配。”在投资过程中,投资机构会对影片的投资规模、演员阵容、市场预期等各方面都有所考虑,青年导演要结合市场反馈和分析,与其达成一致,才能让项目更好地推进。


微信图片_20210613165702.jpg


“通常处女作都包含青年导演强烈的艺术表达,他一定要根据不同投资方的诉求,取得某种平衡。名利双收是所有投资方的意愿。”侯晓东讲道:“有些投资方可能认为项目的艺术价值较高,想投入中小成本,把艺术表达做到极致,争取未来在艺术层面上获奖;也有些投资方可能有另外的野心,希望在兼顾艺术表达的同时,打开项目商业化方向发展的通道。青年导演一定要有清晰的了解。”


所以,在进入创投会之前,青葱计划会对青年导演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希望他们在面对投资方时,不要只坐等别人提问,也要主动交流,就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想法进行沟通,达成互通,“因为项目的匹配能不能推进到最后,一定是双方努力的结果,并非单方面一厢情愿就能达成。”


青葱计划不仅着眼投资、着眼现在,更着眼人才、着眼未来


对青年导演的发展而言,资金始终是最大的问题。但侯晓东首先关注的并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强调青葱计划的根本:人的问题。“青葱计划不是一锤子买卖。学员来到青葱,我们不是只帮他这一个项目,让项目落地,青葱其实是着眼于人才培养。人,才是项目的根本。”


侯晓东说,学员带着一个项目来到青葱计划,一方面要通过这个项目,历练他的导演能力,另一方面,青葱计划的最终目的是为电影产业提供更好的导演和创作人才,这就意味着学员要具备综合素质,而不仅是单片素质。“这些综合素质里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就是沟通。学员首先要通过沟通,了解哪些公司有意愿与青年导演合作,有意愿拿出一定的资金去做青年导演的项目。只有跟这样的公司匹配,更多青年导演的项目才有可能推出来。” 


“挖掘优秀青年导演、提升青年导演能力、了解行业与市场,未来能够帮助他们走上职业化的道路,这是我们的初衷。”所以,侯晓东希望青年导演能够进一步全方位了解业内公司的属性,因为他们的第二部、第三部影片还要跟这些公司合作,职业发展与它们密切相关。


得益于第六届青葱计划制定了2.0规则,践行了“深耕精作”理念,学员项目内容得到了深化、精细化和有效扩充,因此本届青葱计划创投会现场,与青年导演约谈项目的公司排成长龙,而且基本上没有公司预约后爽约,这令侯晓东感到欣喜。他认为,“规则的制定和结果是相辅相成的。2.0规则的升级使我们的项目类型化方向更纯粹,比如《红姐》的艺术表达方向更鲜明,《猪杀》《惹是生非》 《正义游戏》等其他影片的商业诉求更明确,这便于投资方发现符合自身诉求的项目,提高匹配的成功机率。”侯晓东高兴地说,“这是我们升级之后显现出来的第一个光环。”


微信图片_20210613165709.jpg


他表示,第六届青葱计划还将有所侧重的,是对主控公司的选择力求更加精准。“我们要对业界公司有持续的关注,了解这些公司的投资重点与核心。一家公司如果有实力、有信心、有愿景、有行业责任心,就会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甚至耐心,帮助青年导演完成第一部影片,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光芒,然后去帮他设定一个未来。这是青葱计划要跟业界公司达成一致,才能够持续推动的。”


最好的沟通,造就最好的匹配度


作为青年导演和业界沟通桥梁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者,侯晓东既要对青年导演的项目“一包到底”,也要寻求各方面的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多方的良性沟通。“沟通”也是侯晓东提及最多的一个词。有了最好的沟通,才有最好的匹配度。


“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彼此要有信心,不能各自先入为主,存在特别强烈的主观意识,否则就可能会出现问题。”侯晓东举例说明:比如有青年导演在项目摄制过程中,为了影片内容、品质想要调整预算或周期,若是没有建立良性的沟通或者无法提出强有力的创作思路来支撑,那么可能很难达到目的,因为毕竟大多数青年导演处女作的资金、周期是比较有限的。实际上,大家都希望能合理有效提高影片的品质,这时青年导演必须通过良好的沟通,真切地表达合理的提升方案,同时制片方也要有耐心,给青年导演发声的机会。 


青葱计划作为核心推动者的作用,就是避免沟通不畅的情况发生,侯晓东讲道:“一旦发生了,我们就要站在中间,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找一找症结所在。我们日常工作当中经常处理这样的问题。”


青葱计划与业内很多公司都有过良好合作。第六届青葱计划创投会座无虚席的现场就是明证,业内人士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汇聚到位于中国电影导演中心的会场。侯晓东致辞的主旨是“感谢”。


微信图片_20210613165749.jpg


他说,青葱计划是公益的,也是开放的,成功举办到第六届,已经从选才上立起标杆,“我们能够相对精准地考察出一个青年导演的综合素质。所以很多业内公司愿意与青葱计划合作,大家都本着强烈的行业责任感,愿意共同帮助青年导演成长,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他历数合作过的业界公司,有业内顶尖的大公司,也有出品过很多优质项目的中小型公司。他表示,青葱计划也希望不断结识更多行业伙伴,“我们力图在整个行业内与各个公司建立更多层面的沟通,深入了解行业需求,从而为青年导演的项目寻找最合适的合作方。”


成就感和荣耀感,源自青葱计划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青葱计划官网主页下方,留下的活动联系人就是侯晓东。6届青葱计划,他的工作巨细靡遗。带领青年导演进入电影工业,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挑战,达成目标以后,成就感和荣耀感油然而生。


“我的愿景就是希望青葱计划能够在业内公司的帮助下,持续地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让更多青年导演体会到,虽然市场很残酷,但我们跟合作方都很明确:青年导演的价值,不单纯看他目前的处女作,更瞩目他的未来。以往很多青葱导演的处女作艺术气息浓厚,但第二部电影或者接下来的影视创作,未必不能商业化,未必不能作自我突破。现在经常有往届的青年导演回青葱计划来,就自己未来的项目咨询规划和寻求行业助力。”


第六届青葱计划创投会后,对于项目落地情况的展望和估量,侯晓东谨慎地表示,还要根据预约的情况和近期一些业内公司的反馈,作进一步综合探究,“有的公司因为洽谈现场时间所限没聊透彻,我们会继续协调后续沟通。每个项目要经历从认识到认知,再通过剧本层面的深入分析,才有可能签署合约。我们还有一段过程要走。”


微信图片_20210613165730.jpg


虽然在项目落地工作的过程中侯晓东谨慎而稳健,但他也有激情飞扬的时刻。当青葱计划的logo出现在大银幕上时,已是资深电影人的他,仍会像青年导演一样激动。


“一部影片要结合所有台前幕后的力量才能够产出,在大银幕和观众见面。作为一个专业的从业者,我在电影院看每部影片的时候,都要看到整个字幕走完,因为这是对这部影片最起码的尊重,对所有参与者的尊重。”侯晓东讲道:“青葱计划的影片作为我们用心浇灌的成果,我内心更是充满敬畏,处女作导演也有他自己独特的艰辛历程,有的时候作艺术电影或青年导演的电影要付出更多努力。我真的是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


他强调,即使有些青年导演的影片在公映前已经看过很多版本,但在商业院线的氛围里看,跟在内部放映厅里看,自己的内心感受迥然不同。他说,这种美好的感受除了源于影片本身,更源于青葱计划这个温暖的集体,“从青葱计划发起人李少红导演、青葱计划理事长王红卫老师到每一届青葱计划主席、导师,包括每一届学员,都把青葱计划当成一个大家庭。青葱的各届学员也形成了互相抱团、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氛围,这才是青葱计划真正的价值体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