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青葱」| 专访青葱计划理事长王红卫

时间:2020-09-25

五年,倘若是一个小孩子,已经会跑会跳,并且对世界和自我产生了独立的意识。


五年,倘若是一位青年导演,可能已完成了自己的首部长片作品,甚至拿到权威的奖项。


五年,倘若是一项扶持计划,它的发展经历及当下的结果会如何呢?


或许五年前的王红卫早已想到,当初为扶持青年导演所埋下的种子“青葱计划”,它在往后的岁月里,势必会茁壮成长。


1.png


9月19日,在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上,青葱计划理事长王红卫和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以及导师评审代表陈思诚、忻钰坤、顿河共同将象征着中国电影未来蒸蒸日上的“青葱”,颁给了第五届“青葱计划”五强学员导演陈仕忠、耿子涵、黄婷婷、王通、曾鸣。


与此同时,王红卫心里清楚,提名本届表彰大会“年度青年导演”荣誉的白雪正坐在台下。三年前,同样的场景,王红卫正是看着白雪在台上获得第二届“青葱计划”五强学员导演荣誉。


如今,以白雪为代表,曾经被扶持的“小葱”已逐渐成为了中国电影青年力量的优秀代表。看到这样的情形,王红卫应当非常欣慰,这代表着“青葱计划”履行了对行业的承诺。


自2015年“青葱计划”成立以来,王红卫就是这样看着一批又一批青年导演带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踏上了电影之路。


对此,我们对王红卫老师进行了独家专访,邀请对方分享了“青葱计划”五年间的所想所感。

   


视听能力的提升是青年导演的共性

   


随着活动的影响日益加深以及电影行业的青年人才不断增加,五年以来,“青葱计划”的报名人数逐年上涨。


然而,受限于年龄限制以及报名人必须持有完整剧本,每届收到的作品数量存在天花板。因此,即便在未来,该项数据也不会破千。


“分母不重要,重要的是分子里是否都是真正的‘种子’选手。”


而就在甄选“种子”的过程中,王红卫发现,报名“青葱计划”的青年导演呈现出了两大现象。


2.png


首先,迭代是一个普遍性的趋势。于年龄上看,是80后向90后的过渡;于电影观念和语言上看,诸多青年导演的身上亦有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其次,视听能力迅速提升是整体较为突出的特点。


王红卫直言:“传统上,我们会担心一个青年导演在处女作拍摄时,在视听上是否会和剧本的文本有较大落差,但这个担心现在越来越少。这是他们的成长环境的原因,是得到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原因,并不意外。而这种变化,当然能帮助我们的电影质量向前走。起码,我们可以把‘解决另外一些更重要的导演问题’提上日程了。”

   


为学员寻找互相“听得懂” 的导师

    


从首届启动至刚刚圆满落幕的第五届,在这个过程中,“青葱计划”涌现出各种风格、题材、类型的作品,“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之势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当然,璞玉待琢,尽管这些青年导演或许有着惊人的天赋,但是仍会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遇到问题,而且他们往往是“错过才明白症候群”。同时,每个人的困难千差万别又特别具体。


3.png


为了帮助或者提醒这些导演解决其特定的一些困难,五年间,“青葱计划”邀请到各具特色,经验不一的业界前辈担任学员导师,包括编剧、导演和制片人。据王红卫透露,迄今为止,“青葱计划”的导师几乎集结了所有华语电影的一线大师。


“我们选择的条件是作品的艺术质量和公众影响力俱佳,同时有热情和能力给予年轻导演帮助。此外还有一点,是年轻导演群体能够认同和信服的——是要互相“听得懂”的人,而满足这三点的导师级电影人,其实是有范围的。”


如何授课与辅导,是“青葱计划”在这五年始终探索的课题。“因为我们是一个扶持计划,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投会,所以这个过程中的质量非常重要,而在这五年中积累的经验会帮助我们在之后的发展里再做提升。”

   


“青葱”的发展着眼于行业未来

     


通过自身的天赋和努力,以及专业导师的指导,历届“青葱计划”的十强学员在专业和意识上均有了很大提升,且绝大多数在后期有了不错的发展。


行业内有个明显现象足以证明这点,纵观近两年的华语创投项目,可以看到很多从“青葱计划”出发的青年导演,在其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而学员能够继续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恰是“青葱计划”和王红卫最期待的。


“青葱帮助他们走出“第一步”,完成‘第一部’,之后如果成活了,后面他们自己就去闯荡了,而如果他们只有这‘第一部’,那就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了。”


4.png


关于青年导演今后的长远方向,不外乎两点,一是坚持艺术追求,二是适应市场,走向大众。对于后者,王红卫表示,近几年,电影市场对青年导演具有一定的“包容性”,这值得鼓励,但是仅仅强调包容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有专业度的批评指导,也就是整体的评价系统要更科学和专业,要围绕电影本身。而把青年导演、处女作、文艺片当做某种业绩和炒作的材料,是另一种过度商业化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这一个导演的未来,如果不警醒,甚至会影响更多的青年学子和电影爱好者对电影审美的判断。”


另外,王红卫还指出,现在市场上确实有大量的青年导演浮出水面,但是同时,主流电影和类型市场中的青年导演依旧短缺。这和青年导演创作初始的惯性和规律有关,也和行业和媒体的关注引导有关,但这个不是青葱计划可以以一己之力去解决的,而是整个电影界应当重视的问题。


提及整个电影界,不得不提“青葱计划”与影视公司的合作。五年来,活动一直为各大制作方输送新鲜血液。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成果,王红卫归结于是双方的共同努力。


“在青葱这边,我们从遴选和辅导的时候,就不是闭门造葱,是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市场(包括节展)价值,以及这个导演和制片公司的合作能力;而在合作方,则是充分尊重这个项目的创作初衷,不去为了自身的某种目的而做不切实际的“改造”。未来我们会引入更多的合作方,大家可以既是为青年导演助一把力,也在这些项目中积累锻炼公司自身的能力。是双赢,不是简单的‘赞助’和‘善举’。


在采访的最后,王红卫表达了对“青葱计划”下一个五年的期许。


“第一:希望会改变,也会努力提升。第二:这种改变会在质量而不是数量;会更面对长远而不是短期的'数据';会更从行业的未来着眼而不是青葱自身。”



返回